一、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。
上医治未病, 中医治欲病 ,下医治已病。
一、什么是雨水,雨水节气的特点
每年的公历2月18—20日,太阳黄经达330度时,是雨水节气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,雨水和谷雨、小满、小雪、大雪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。
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。俗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三、雨水中医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养生调理
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,应该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肝脏的调理。肝主木,以祛风除湿。
脾胃能消化五谷,是气血生养之源。
五行中肝属木,在味为酸,脾属土,在味为甘。
中医认为肝主生发,故春季肝气旺盛,肝木易克脾土,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,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。
在雨水节气之后,随着降雨有所增多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。
同时湿邪留恋,难以去除,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。
四、那么中医外治的穴位贴敷有什么好的穴位和小儿推拿。
临床调理原则:健脾和胃,疏肝祛湿
主要用的穴位:
中脘穴:
天枢穴、为人身之中点,如天地交合之际,升降清浊之枢纽天枢是大肠之募穴,是阳明脉气所发,主疏调肠腑、理气行滞、消食,是腹部要穴。
神阙穴:
脾俞、肝俞、太冲穴
主要用的穴位贴:健脾消食保健贴(中脘穴、天枢穴、)、肝舒保健贴(肝俞穴和太冲穴)
保健浴液:健脾消食保健浴液、温通保健浴液
推拿手法:
健脾经、 揉天枢穴、揉中脘穴、揉脾俞、揉肝俞。
饮食调整: 春季肝旺而脾弱,饮食上宜少酸多甜,可多食大枣、菠菜、甘蔗、茼蒿、山药等。
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,宜食果蔬及汤粥,如枸杞粥、红枣粥、银耳粥等,调补脾胃亦可用白菊花、决明子、等。
雨水后,春风送暖,致病的细菌、病毒易随风传播,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。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,注意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